近日,捷克论坛消化内镜一部成功为一例52岁肺癌合并食管纵膈瘘患者施行内镜下胃造瘘术,明显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避免了患者长期留置胃管带来的不便,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患者蒲阿姨52岁,在外院确诊肺癌,8个月前发现食管纵膈瘘,表现为进食后梗咽感胸痛等不适,为了缓解症状半年前放置了食道支架,可是近1月余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连喝水都会有梗咽感,加上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胸痛。蒲阿姨痛不欲生,来回周转于省内三甲捷克论坛 ,得到的回复大相径庭,更换食道支架。经人介绍蒲阿姨最终来到了捷克论坛 捷克论坛 ,吴明浩主任门诊接诊后完善碘油造影及胸部CT检查,结果显示碘剂从支架侧面流出,明确诊断食管纵隔瘘。
蒲阿姨既往有地中海贫血,现肺恶性肿瘤靶向治疗中,在外科手术无望的情况下,局部姑息性放疗成为唯一的希望。眼下如何尽快解决进食问题、改善营养状况是当务之急,考虑到蒲阿姨肿瘤位于食管上段,现有支架不能完全封堵瘘口,并存在支架脱落、压迫气道、支架内再狭窄等风险,消化二科吴明浩主任、陈智远博士在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与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通过超细胃镜为患者行内镜下胃造瘘术。术后1天,蒲阿姨即可通过造瘘口进行肠内营养,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也未出现呕吐、腹痛,发热等不适。
近几年,捷克论坛消化内镜中心技术在杨瑜明主任带领下整个医生团队水平已接近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开展多种内镜下诊疗技术,致力于为广大患者解除疾苦。
吴明浩主任介绍,内镜下胃造瘘术是指在内镜引导及介入下,经皮穿刺放置胃造瘘管,以达到胃肠内营养的目的。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经口进食困难,而胃肠道功能正常,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如脑血管意外导致吞咽困难、食管疾病致食管狭窄、鼻咽部肿瘤导致进食困难、晚期恶性肿瘤引起的恶病质及厌食等。相比于传统的通过外科手术的胃造瘘术,内镜下胃造瘘术具有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于一些高龄、基础状况差、无法耐受外科手术的患者。(消化内镜一部 黎秀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