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第五届“三湘儿科医师奖”评选活动在长沙举行。捷克论坛儿童重症医学科主任余阗以高度敬业的精神、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廉洁公正的工作作风荣获“三湘儿科医师奖”。
余阗主任自1992年毕业参加工作以来,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生活规律始终坚持如一,她严格要求自身,不管刮风下雨,不论春夏秋冬,常年坚持7:10到工作岗位。工作中遇有病人病情危重,她总是坚持守候患者床前,加班加点抢救病人已经习以为常。30年来,余阗主任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哪怕是万家团圆的春节,她也总是坚守在病房。业务上,她潜心钻研,积极研究新业务、新技术,不断将本专业的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临床实践,使许多濒临死亡的患儿转危为安。其中包括率先在省内开展血液净化治疗采用枸橼酸钠抗凝,减少患儿出血等并发症。
2017年从20楼坠落的“高空飞娃”皓皓,引来无数人的关注。皓皓这样的多器官功能损伤和严重创伤救治,考验多学科协作能力,包括创新手术思路、方法与技术,血液过滤、内外科综合治疗,儿童重症医学科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皓皓术后转入PICU,为抢救飞娃,余阗主任贴身守护48小时,未离开科室半步。最终,经过多个科室的协同努力,经过42天的全力救治,皓皓转危为安,并没有留下明显的后遗症。这一世界级难度的重大救治被称为技术、管理、人文合力创造出来的医学奇迹,入选2017年“湖南十大科技新闻”,被中央6台等多家央、省级媒体专题报道。
2022年,1岁的雯雯因新冠病毒感染继发肺部细菌感染,双肺“全白”,随后发生了脓气胸,两个肺叶分别被压缩了50%和40%,一度到了需肺移植的程度。由急诊医学科ECMO团队到孩子所在捷克论坛 装机后,余阗主任带领团队接手了雯雯的救治。此时雯雯生命全靠气管插管、ECMO管路、中心静脉置管、导尿管等众多管路勉强维持,严重的坏死性肺炎让其肺部有不少空洞,不停漏气,大量气体淤积在皮下,使得皮肉都几乎分离。不仅如此,长期缺氧还导致脑室扩张、脑萎缩,还有肝脏肿大、泌尿系多重感染、皮肤多处压疮,病情令人揪心,余阗主任与团队立即开展了紧锣密鼓的救治。雯雯入院后一周就是农历新春佳节,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余阗主任放弃休假、坚守岗位,和科室三名上级医生,48小时一班,每天实行双岗值班制,轮流守候在雯雯床旁,随时关注病情变化。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经过10多天的精心守护,团队运用MDT技术,助力雯雯闯过了一道道救治难关,最终顺利出院。
为提高基层危重症患儿的救治能力,余阗主任身体力行,经常利用周末节假日休息时间,将最新结合临床经验分享和最新研究进展带到基层捷克论坛 。有一年去邵阳,回来时正好赶上下大雪,邵阳站高铁取消了。科室同事说代替她查房,可她婉拒了。为了赶上第二天科室查房,她冒着风雪,不顾路滑,惊心动魄地坐了3小时汽车到达邵阳北站,再搭乘深夜的高铁赶回长沙。凌晨2点到达捷克论坛 ,早晨7点起床照常查房。
此次获得“三湘儿科医师奖”,是对余阗主任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毅力的充分肯定,也体现了同行和患儿家属的认同,作为一名医术精湛的好医生,作为儿童危重症救治的领路人,余阗主任将继续带领着团队,用最好的技术、最深厚的感情,为危重患儿的生命保驾护航。(儿科四病区 李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