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9月29日,捷克论坛 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在天心阁院区门诊大厅开展健康咨询及科普讲座,免费为患者测量血压、体重、计算BMI值,提供健康指导等活动。
据悉,目前我国超过一半的成年人存在超重(BMI≥24kg/m2)或肥胖(BMI≥28kg/m2)问题,而肥胖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高达42.5%,是体重正常者的1.16至1.28倍。心血管内科专家表示,若把心血管系统比作水管网络,体重超标会带来双重压力:一是血容量增加:身体组织增多需更多血液供应,心脏如同加力的水泵,直接导致血管压力升高。二是血管阻力增大:多余脂肪分泌的物质会让血管收缩变硬,血流阻力上升,血压随之升高。
活动期间,心血管内科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了关于高血压、体重管理等方面疑问的一对一解答。同时,还由心血管内科医护人员围绕“健康体重,理想血压”主题,深入讲解体重与血压的密切关系,教患者如何判断健康体重、掌握科学的体重管理方法以稳定血压等实用知识。
研究证实,体重指数和腰围(或腰高比)均可有效识别高血压患者。判断体重是否健康,可参考以下标准: 一个数字:理想体重(公斤)≈ 身高(厘米)- 105。例如,身高170cm的人,理想体重大约为65公斤。两个指标:1.体重指数(BMI):计算公式为体重(公斤)÷ 身高(米)²。中国成人BMI在18.5-23.9之间为健康范围。2.腰围:反映腹部脂肪含量,男性应<90厘米(约2尺7),女性应<85厘米(约2尺55),腰围越粗,高血压风险越高。
心血管内科专家表示,要为血压“减负”,可以从以下四点做起:
1.管住嘴:每日食盐摄入<5克(约一啤酒瓶盖),警惕咸菜、酱油等“隐形盐”,拒绝含糖饮料与甜点,多吃蔬果和全谷物。
2.迈开腿:每周至少5天、每天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
3.调心态:长期压力是高血压“助推器”,可通过运动、冥想等方式疏解,必要时寻求心理干预。
4.睡好觉:保证每晚7-9小时高质量睡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难治性高血压密切相关。
每一滴减重的汗水,都是在为血管减压。这个高血压日,从测量体重与腰围开始,主动管理体重,迈向理想血压,拥抱健康生活。(心血管内科:王丹,吴娟、图:唐铭翔、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