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临湘的27岁袁女士,2019年10月因颅脑损伤在外院救治后病情稳定,为求进一步康复于1月底入住捷克论坛康复一科。
入院时,患者神志昏迷,带有气管切开、胃管、四肢无力,肌张力高,不能生活自理,生活完全依赖。康复一科医护团队通过评估、为病人制定了个体化的促醒治疗,肢体、吞咽等康复训练,两个月后,成功为患者拔除气管套管、胃管,进食食物也从流质-软食过度可以正常进食了。陪伴了两月的妈妈,在看到女儿终于能尝到食物的味道,康复效果这样好,十分开心。
康复一科主任宋涛介绍,颅脑损伤患者常伴有吞咽障碍,常导致患者食物、水甚至药物摄取困难,护理不当会引起呛咳、误吸、脱水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影响康复进度,严重者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影响患者气管导管拔管。因此,康复要整体评估多学科协作,尽早吞咽训练,恢复吞咽功能。同时,家属也可配合医护做些辅助训练。
1、训练体位。训练在意识恢复24h之内患者尚未自主吞咽之前进行,如有偏瘫在患侧肩部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 照顾着立于健侧,减少逆流和误咽发生。
2、咀嚼肌和舌肌的训练。嘱病人将舌头尽量前伸,左右摆动至口角,舌尖由下唇向上唇循环舔动,继闭口,上下牙相嗑并咀嚼。每次循环8min,每日三餐各进行1次。
3、喉部及下颌训练。嘱病人依次反复练习皱眉、微笑,鼓腮,吐气,每次3 min,每日4次。
4、发声吞食训练患者依次练习。嘱患者发:“啊”“衣”“呜”“夫”音,每音连发5次,循环6~8轮,每日3次。进食由匀浆食物至软食、普食过渡,每口量自5mL逐步加至正常,注意排痰、保护气道,清除食物残渣。
宋涛主任提醒,患者拔出胃管后仍应注意防范误吸:一是要正确进食。选择适合病患的食物粘度,不过稀或过稠,不强迫喂食,进食速度宜慢。二是进食体位要正确。进食时宜取坐位或将床头摇高45度,不宜取平卧位。三是进食环境要安静。不宜说笑,口内食物完全下咽再喂食下一口。(康复一科 姚易芳 明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