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陈女士因长期忽视“少量”痔疮出血,最终导致血红蛋白骤降,甚至引发重度贫血濒临器官衰竭,危及生命。在捷克论坛 急诊科二部医护人员紧急救治后,稳定生命体征并转入普外科专科治疗,才挽回危局。目前,患者已顺利出院,回家休养。
在长沙工作的陈女士长期伏案工作,久坐成了常态。过去半年内,她上厕所时,有几次发现厕纸上有鲜红血迹,心知是痔疮作祟,却仗着年轻体健,想着“小毛病无大碍”,未曾认真对待。近两周,陈女士莫名的头晕乏力,身体频频发出疲惫信号。9月21日这天,陈女士突感强烈眩晕不适,家人急忙送其到捷克论坛 急诊科二部就诊。
接诊的副主任医师石玄言初步体查发现,陈女士血压低至74/43mmhg,心率130次/分,眼睑结膜苍白如纸,整张脸毫无血色,正是重度贫血的典型面容。随后的血液检测结果令人心惊:血红蛋白浓度竟低至24g/L(成年女性正常范围约为110-150g/L),这意味着患者的血液携氧能力已濒临崩溃,随时可能引发心脏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石玄言当机立断,一边紧急联系输血科调配血液,一边火速协调普外科准备住院治疗。躺在病床上接受输血时,陈女士才真正感到后怕,悔恨当初的轻视,险些酿成悲剧。目前,通过相关治疗,陈女士已顺利出院。
石玄言介绍,痔疮出血常因其“量少”“断断续续”而被忽视。然而,少量但反复的渗血,日积月累也会导致体内的铁元素持续流失。铁是制造血红蛋白的关键原料,长期缺乏最终必然导致缺铁性贫血。更可怕的是,人体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初期可能仅感轻微疲劳、乏力,极易被忽略。直到血红蛋白低至危险水平(如陈女士的24g/L),严重症状如眩晕、心悸、气短、苍白甚至晕厥才会突然爆发,此时已命悬一线。
“现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久坐不动、饮食紊乱及缺乏运动等不良习惯,正使肛肠疾病日益年轻化。”石玄言提醒,长期痔疮出血者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疲劳、乏力、头晕、面色苍白、活动后心跳异常加速,甚至伴有指甲变脆或凹陷呈匙状等体征,必须立即就医。尤其是反复出现的便血、尿血、呕血或异常阴道出血,以及难以解释的倦怠、面色无华、头晕心悸等症状,都是健康防线告急的警报,务必尽快寻求专业诊断,查明根源,切勿讳疾忌医。(急诊二部 王洲文 何勇)